一说到大雁,人们就会想到秋天里大雁南飞,所以秋天也被称为雁天,癫痫吐白沫白沫是什么原因比如文天祥在《别谢爱山》中有“后会知何日,西风老雁天”的诗句。其实雁的形象不仅仅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也曾出现在古代的器物中,有的还颇具巧思!
在南京博物院展厅内,有几件青铜灯具显得很特别,灯的底座竟然是以“雁足”为造型的,那么,古人为什么会以大雁的“脚巴”为灯座呢?
雁文化——五常俱全、鸿雁传书、执雁为礼
雁在古代被视为“五常俱全”,五常既仁、义、礼、智、信。古人认为,雁有仁心,雁群中的健壮者不会对老弱弃之不顾,是为仁;雁的雌雄伴侣从一而终,是为义;雁飞行时排成“一”字,或“人”字,礼让恭谦,称作“雁序”,是为礼;雁警戒性强,很难捕获,是为智;雁按时迁徙,南北往来,是为信。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出使匈奴的苏武被流放于北海放羊。后来,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不想放苏武归汉,知情人则将真开封癫痫医院哪家治得好实情况密告汉使,让汉使对匈奴单于说,汉朝皇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绑着苏武的书信,证明他未死……苏武终被放回。
从此,“鸿雁传癫痫如何诊断书”的故事流传开来,而鸿雁,也就成了书信、信差的代称。“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南唐后主李煜在这首《清平乐》中,以“雁信无凭”表达了对离家在外亲人的思念。李清照也写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名句,作于她和丈夫赵明诚离别后,其中的“锦书”、“雁字”无不饱含深情。
另外,古代还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奠雁礼”就曾是重要的婚姻礼仪,《仪礼·士昏礼》是我国关于婚礼的很早记载,其中有“昏礼有六,五礼用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可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礼仪中,有五礼需“执雁为礼”。古人认为,雁南来北往,顺乎阴阳,婚姻大事以雁为礼,象征和顺忠贞。
以雁抒怀——古人对于雁不乏溢美之词
古人对于雁向来不乏溢美之词,先秦诗作中就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的句子;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文感慨抒怀,句句精华; 白居易有“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范仲淹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上面的词句来自于金代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大雁殉情而死,词人颇受感动,以创作寄托哀思。全词以雁拟人,“双飞客”指的正是双宿双飞的大雁,作者将它们比作相濡以沫、比翼双飞的恩爱夫妻。词作以“情”感人,流传深远。古人频频将雁写入诗词,以雁言情、以雁抒怀。
东汉铜灯。
雁足灯——历史上曾“销声匿迹”
通过上面的描述,古人以雁足为灯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雁被视为瑞禽,《仪礼·士相见礼》: 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之以布,维之以索。《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大夫执雁。除了古人的婚姻礼仪中会“执雁为礼”外,雁也作为大夫相见的贽礼。
南京赵士岗出土的陶雁。
陈之佛《芦雁图》。
由此可见,雁的形象在古时深入人心。西安有著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是标志性建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平沙落雁》是古琴名曲,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南京赵士岗曾出土过东吴时期的陶雁,造型古拙质朴。曾长期生活在南京的著名画家陈之佛也频频以雁入画,《寒汀孤雁》、《芦雁图》等都是难得的精品。
西汉铜雁足灯。
古代的灯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汉代,制灯技艺已经达到一个高峰。汉代的铜灯形式多样,将实用性与观赏性很好地结合,除了设计精妙、造型美观外,古人甚至还考虑到了环保。在南京博物院的展品中,记者曾看到过一件精美的铜雁足灯,它来自于盱眙的大云山汉墓,也就是西汉*一代江都王刘非的陵园。刘非与汉武帝刘彻为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比刘彻大12岁。刘非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因领兵攻打吴国有功,被汉景帝改封为江都王。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吴荣清告诉记者,雁足灯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在当时绝非普通人能够拥有的。雁足灯在江苏范围内有过出土,几乎都来自于两汉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两汉时追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丧葬观念,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灯也成为了常见的随葬之物,这也使得很多精美的铜灯能够留存下来。然而在汉代之后,雁足灯逐渐“销声匿迹”了,吴荣清说:“两汉时期的灯具种类丰富,像是鹿灯、牛灯等都很精美,但随着发展,一些灯具的造型得以延续,一些则逐渐变了样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器物的造型也随时代而演变,它受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等因素的影响。
灯下的雁足。
雁过留声——欧阳修、黄庭坚曾为它“打call”
随着宋代金石学兴起,收藏古物蔚然成风,研究青铜器、石刻等在文人雅士中颇为盛行,这也带动了对先前器物的鉴赏研究。已渐渐湮没于历史中的雁足灯,又受到了欧阳修、黄庭坚等大家的推崇,欧阳修在《前汉雁足灯铭》有“煜守丹阳日,苏氏者出古物,有铜鴈足镫(雁足灯),制作精巧”的表述。黄庭坚曾言:“雁足灯,汉宣帝上林中灯,制度很好”,相传,他甚至还去订做了一件雁足灯自用,这有点像是现在所说的使怒江州癫痫病的治疗医院那里很好用“复刻版”。“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我们还能在陆游的 《秋思》诗中发现“雁足灯”。
在南京,有“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家大院也曾有关于雁足灯的传说,“九十九间半”的主人甘熙曾是晚清时期南京著名的学者、金石家、藏书家,其著作《白下琐言》也是南京重要的乡邦文献之一。相传,甘熙生前曾有大量的收藏,他还嘱咐家人:“千万不要忘记吾那盏雁足灯……”,据说这“雁足灯”与藏宝有关,只是后来谁也没有见过那盏雁足灯和所谓的宝藏。
来源: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