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 http://xwzx.fnaf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念的句子 > 正文

【百味】医疗嘉宾_1

来源: 情感文章网 时间:2019-10-29 21:23:46
破坏: 阅读:746发表时间:2016-07-01 20:51:09
摘要:电台的嘉宾,医疗节目类的占了大多数。 大夫们的流动显然比主持人频繁。电台是铁打的营盘,他们就是流水的兵。厂家的药品卖得好,他们在电台被呼嘉宾的时间就长。药品卖得不好,他们就消失得快。大夫与药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有时候,他们随药品一起转移到别的城市;有时,他们改头换面又出现在别的药品里。由张大夫变成了李大夫,或者由康主任变成了吴教授。

曹操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嘉宾,是令主人感觉美好的人,是尊贵的朋友。此称呼,可用作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嘉宾。在电台,我们却常常直愣愣地问人家:你是嘉宾吗?这种事我就干过。直播节目还有五分钟就开始了,隔着玻璃向导播间张望,没有人影。立刻关了话筒,推上音乐,跳出直播间。逮着个陌生人便问:你是新闻台的嘉宾吗?只要对方说“是”,立马拉进直播间。直播的时候,时间是按秒来计算的,没工夫谦虚。嘉宾们似乎深谙这点,从来没有人面露腼腆,跟我客套:免嘉免嘉,只是来宾。虽说如此,一个古色古香的词被用到这种程度,未免还是有些可笑和可惜。
   电台的嘉宾,医疗节目类的占了大多数。
   也就是说,与我们主持人在直播间里四目相对的,很多是大夫。张大夫、李大夫、王大夫……有个李大夫,是个中年妇女,皮肤很白,颇具风韵。很多年前,受厂家邀请在电台讲朵而胶囊。主持节目的崔美女羡其颜,在办公室里赞叹:哎哟!一把年纪了,皮肤那么好!那么白!邱美女听见了,很想见识见识。不久,机会来了。崔有事,请她代上两期节目。邱美女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白白的李大夫,心想,果不其然。然后就笑眯眯地对着话筒说道:下面,有请白大夫为我们介绍朵而胶囊……这是*一天。第二天,邱美女不停告诫自己,千万别再说错了!结果越小心提防越紧张,脱口又道:今天,我们有请李胶囊为我们介绍朵而……白白的李大夫就这样被邱美女在全市人民面前改了名字,改了姓,哭笑不得。这位声音好听的邱美女后来随夫君去了省城,现在省电台做主持人。因为不常听,又随口了哪些名言不得而知。
   大夫们的流动显然比主持人频繁。电台是铁打的营盘,他们就是流水的兵。厂家的药品卖得好,他们在电台被呼嘉宾的时间就长。药品卖得不好,他们就消失得快。大夫与药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有时候,他们随药品一起转移到别的城市;有时,他们改头换面又出现在别的药品里。由张大夫变成了李大夫,或者由康主任变成了吴教授。
   讲太原癫痫专业医院好吗一个郑大夫。此君从前是一个县医院的内科医生,因为单位效益不好,经人介绍到电台当讲座医师,赚点外快。他胆子大,不怕担责任,大包大揽,说介绍的药包治,除根。10多年前,正经医生到电台来讲座,说话都是很谨慎的。他们一般都出自正规医院,会顾及到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影响。郑大夫与他们大相径庭。因而脱颖而出。他介绍的药品卖得好,于是药商们纷纷请他当嘉宾。不久,他在电台里的称谓就由郑大夫变成郑教授了。尝到了甜头,他辞了职,举家从县城迁到市里,专门干起了讲座医师的行当。但是后来他讲的药品太滥,在同一个频率曾经一天讲三档节目,每个节目的姓都不一样。这个是郑教授,那个是付主任,剩下一个又变身赵老师。然而听众的耳朵是雪亮的!不久就被听出来,并且被一位正义的老先生在节目中当众揭穿。自此,郑大夫在本城混不下去了。后来就从嘉宾队伍中消失了。不久前,我在街上碰到他。问他如今在哪里高就?他笑曰,还在电台当嘉宾呢,只是不在这混了,去了南边。
   也有一直做的。冯院长就是一例。10多年前,他叫冯大夫。彼时他在一家区医院承包了一个骨科门诊。我去看过,只两间办公室,一间做门诊,一间做了手术室。大夫就他一个人,护士两三个,其中一个后来成了他老婆。那时他二十七八岁,发明了一种“五联法”治疗骨病,很有效果。加之在电台做广告,病人渐渐多起来。后来他买了一座小楼,从区医院搬出来,成立了一家私立骨科医院,做起了院长。做了院长之后,他的派头明显足起来。以前到电台来做节目都是一个人,坐公共汽车。现在是两个人,带一助理,而且是开车来。到了直播间,他只负责接听众电话。因为听众都是“扑奔他来的”(冯院长语)。其余的介绍医院地址、电话、有哪些优惠项目,都由助理解答。或者觉得该说的都说完了,听众还纠缠不清时,就向助理递个眼色,助理会意,马上接过听众的话头三言两语把对方打发了,打发不了就记下电话,节目之后再解决。
   冯院长很有大牌气势。经常与主持人吵架,偶尔还和听众吵架。主持人如果服务不周,他就当面扬言:我找你们主任,把你换了!他做过好几个台的节目,这句话喊了若干次。虽然主持人一个都没如他所愿被换掉,但是被气哭过的女主持人至少有三个。据说其中一个还到局长那里告状:被冯院长气出了心脏病。冯院长才不管那些。冯院长想的是:这10多年来,我给电台贡献了多少广告费啊!哼!与听众吵架是因为人家说在他那里看得效果不好,要求退款。有一次就是因为这么个事。他马上就翻脸了,一口咬定对方不是他的病人,而是别的骨科医院的内部人,因为眼红他们医院效益好,到电台来打黑枪。接着就跟人家在节目里吵了起来,吓得主持人急忙将听众的电话掐断了。节目做完之后,冯院长余怒未消太原癫痫医院哪,跑到导播间去质问导播:这种蓄意破坏的电话你怎么能把他切进来呢?啊?说完,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我们自然是不怕冯院长的,没有他,我们照样拿工资。但是因为他们,我有时也想卖药去。有什么不好呢?有钱赚,还可以当教授。连论文都不用写,就有一大群听众围着我叫,“苏教授!”多牛啊!嘉宾里的牛人多得是。有一对梁氏姐妹,都是一米五零左右的身材,却靠卖一种增高药发了家。初来电台时,她们衣着朴素,逢人便笑脸相迎,对主持人更是相当客气。妹妹在电台讲座,声音嘶哑粗壮,应付听众常显笨拙。姐姐负责药店的销售以及广告等外联事宜。我与她们合作多年,目睹了她们何时在冬天添置了裘皮大衣,又在何时开上了红色宝马汽车。及至在节目开始之前,跟我大谈吃燕窝美容去欧洲旅游去香港购物……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派头了。真是自愧弗如!现在她们不在这做嘉宾了,据说,携着这种给她们带来好运的增高药去外省开拓市场了。
   当然也有赔钱的。在电台做药品讲座广告,每天15分钟,一个月的广告费就是四万五,一年就四五十万。很多财力不足的药商常常只做了一个星期,广告就停了。自然,嘉宾也就跟着草草收兵了。
   起初,我们主持人也是跟着嘉宾一起聊的。10多年前,节目里若有一个医疗类的讲座广告,做节目之前,主持人都会和嘉宾一起研究如何使这15分钟节目更好听,更不像广告。然后再从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入手,富有逻辑地设计提问,一步一步地将听众吸引到产品上来。如同做文章,耐心地做足起承转合。那时候这种讲座广告,不是谁都能主持好的。不知从何时开始,主持人都缄口不语了。除了在开头的时候介绍一下嘉宾,结尾的时候说一下购药地址,中间说的很多的一个字是接听电话时用的——“喂?”
   嘉宾们反客为主了。时间一到,他们就像上了膛的机关炮,亢奋,且无法停止。操各种口音、语调,使用各种修辞、俚语。有时候主持人拦都拦不住,到了结束的时间,只好硬掐——生硬地掐断。偶有舒展些的,我猜,他们小时候定是有过做播音员的梦想。有位张主任,是个感情极丰富的老太太。每次节目的开头,都精心准备开场白,或说天气,譬如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或曰节日,普天同庆,合家团圆,新春伊始。总是用很美的词,声音也好听,让人听了,心情一亮。但终究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像高音喇叭,在有限的时间内,卯足了劲,喋喋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且把重要的信息直白、粗暴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因为药商明示过,花了钱,时间就是他们的。花了钱,就一秒钟都不能浪费。起承转合是在浪费他们的四万五。而他们正迫切地想把这四万五收回来。就像陈大夫那么迫切。陈大夫讲一种药酒,能治的病不下30种。每有听众打进电话,没和人聊上三句,就一定会说“你买八瓶!”语气不容置疑。后来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陈八瓶。
   “陈八瓶”们都喜欢听众打反馈电话,夸他们的药品疗效好。如是,一可以现身说法,比自卖自夸有说服力。二使节目显得灵活热闹,听众爱听。为了刺激反馈,厂家常常给打进电话的听众一些购药上的优惠,以资鼓励。于是各界群众踊跃响应。
   某日,讲解补肾药品的于大夫接到一女士的反馈电话。对话如下:
   女士:于大夫,我反馈啊!
   于大夫:讲讲吧。
   女士:你这个药啊,可真好使!
   于大夫:怎么好使法啊?详细说说。
   女士:用完了哈,那方面事,比以前强多了!
   于大夫很高兴:尝到甜头了吧?给你爱人反馈啊?
   女士:不是,给我姐夫。
   于大夫:啊?
   我也一愣,何导播从导播间的椅子上站起身,抻了脖子往直播间看。(后来他告诉我,他一听就紧张了,心说这丫头也太唬了!)
   好在她迅速回过神来:啊,这么回事,我姐姐家电话坏了,我替她反馈一下。不是说反馈就赠送一双保健袜吗?
   虚惊一场。
   又一日,我的嘉宾闻主随州哪有专治癫痫病的医院任讲解一种治疗便秘的药。有一老先生反馈。
   老先生:闻主任啊,你这个药好,我用完了大便好了。
   闻主任:怎么个好法啊?
   老先生:原来稀呀,清汤寡水的。现在能堆住了。
   闻主任:挺好啊!一定要巩固住!大便的量现在怎么样?
   老先生:哎呀!可真是挺好!一次一大碗!
   类似的段子很多,只要主持人记忆力好,善于发现、总结并热爱与人分享,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一般我们是在中午饭前、饭中和饭后来交流。
   饭前,大家都在等着去食堂,交流一下开开胃。没讲完,坐到餐桌前接着讲。到了食堂,交流起来有时候会有所保留,因为餐桌上可能坐着领导。很好的时光是吃完了午餐,回到办公室。都是自己人,可言传,亦可意会,有共鸣,有通感,笑得尽兴,相见恨晚。
   齐大夫与他们都不一样。齐大夫就叫齐大夫,不自称齐教授,也不自封齐主任,更不授意听众呼他齐老师。
   齐大夫有个社会身份——志愿者。除了上班,经常到社区为居民义诊、讲座。报纸的记者给他做了一个统计——500多场次。(报纸的记者多半有些可疑,450次总还是有了。)据我的观察,齐大夫是个浪漫主义者。比如,他跟我做节目,总是准备得非常优美。记得有一个“五一”还是“十一”的假期,他早早来到直播间,递给我一份提纲,标题竟然是“好音乐促进身心健康”。下面分成五部分具体佐证,每部分都列了一组曲子。然后交给我一个U盘,曰:曲子都在里面,可以根据时间有选择地播放。我心情甚好。在话筒前坐定,临开始前,他又认真地与我商量:曲子是否可以渐渐地起来,再渐渐地结束。我忍住笑,告诉他,放心,这个很容易做到,包你满意!他心情甚好。我们配合得十分流畅。我猜想,听众的心情也甚好。再比如,他自己出资请人建了个网站,报上说是全国首家“幸福工程”个人网站,主要是帮助贫困母亲,在线给人解答医疗问题。他亦乐此不疲。偶尔闲聊,得知他还酷爱自驾游。常与家人出行,带着帐篷、野炊或钓鱼用具离开城市,悠游山水间。令我艳羡。
   午餐之后,我们有时也会聊到嘉宾齐大夫。聊到齐大夫的时候,我们就一致认为,其实生活得怎么样,和卖不卖药也没多大关系。但是这个想法,于我总不能持久,常常被阻断。因为齐大夫太少,别的教授太多。这么时断时续,我便纠结不已。

共 42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