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 http://xwzx.fnaf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感美文 > 正文

【军警】反穿皮袄毛朝外(散文)

来源: 情感文章网 时间:2019-12-09 16:18:36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叫做“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不清楚的人或许说:“这怪怪的,出什么洋相!”原来这顺口溜说的是,早些年东北人,尤其是黑龙江人,冬天天特别冷,头戴的大棉帽,有左右帽耳子、后帽围、再加上帽顶四部分,远远望去就像四块瓦片,而“反穿皮袄毛朝外”则不言而喻,这都是越冬的装束之一。

早先年,黑龙江地广人稀,处于“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生态,加之冬季又非常寒冷,当地渔猎的少数民族,便把猎取的兽皮披在身上御寒。

随着闯关东大量移民的涌入,汲取了少数民族的做法,便把狼皮、鹿皮、袍皮等兽皮等用硝熟了,就是鞣制,把熟好的毛皮裁剪缝成皮袄。后来,由于兽皮日渐减少,人们便打起了饲养绵羊、山羊和看家狗的主意,所以羊皮袄、狗皮袄渐渐地取代了其它兽皮袄。“反穿皮袄毛朝外”,再加上“狗皮帽子头上戴”、“ 百褶靰鞡脚上踹”的点缀,展现了黑龙江人、东北人特有的古朴、自然、粗犷和豪迈的性格与风貌。

据说,“反穿皮袄毛朝外”很早是进山狩猎、上山伐木人们的御寒衣。过去的穷人买不起布给皮袄挂里子和面,开始就以皮板为面,毛朝里直接穿在身上,时间一长,脱落的毛沾一身,也给虱子、虮子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又好“擀毡”,而皮板朝外一旦雨水雪水浸入皮板后就发囊了,很容易被刮坏。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于是有的人索性就想出了把皮袄反过来毛朝外穿。你还别说,皮袄毛朝外穿后还真不容易被刮破,雨雪顺毛滑落也很难把皮袄打湿打透,也就殃及不着皮囊了,而且皮面贴身更加温暖舒适、灵活方便,白天毛朝外当衣服穿、夜晚毛朝里做被盖。皮袄毛朝外穿还可展示兽皮天然纹理,既美观又大方。后来,这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反穿皮袄毛朝外”,不仅在进山狩猎、上山伐木的人们中蔓延开来,逐渐地山区的人们、赶车的人们、野外劳动的人们也都反穿起了皮袄。作为猎人,反穿皮袄还便于隐蔽,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战利品。作为伐木人,反穿皮袄一旦遇有雨水雪水就可顺着绒毛直接流下,皮袄就耐用。

在这里,让我想起了反裘负薪成语典故来。魏文候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一次魏文侯外出游玩,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说:“(你)为什么反穿着皮衣背柴草呢?”那人回答说:“我喜欢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第二年,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大夫全来祝贺。魏文侯说:“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打个比方这同那个在路上反穿皮衣背柴禾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既要爱惜皮衣上的毛,而又不知道那个皮没有了,毛就无处附着这个道理。现在我的田地没有扩大,官民没有增加,而钱增加了十倍,这一定是从官员和百姓那征收到的。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百姓生活不安定,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乐了。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反裘负薪,喻指舍本逐末。魏文侯从中认识到"下不安者,上不可居"的治国之道。今天看来,本文向我们阐述的一个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舍本逐末,否则很终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

其实,“反穿皮袄毛朝外”一点也不怪,应该是当地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不仅是一种原生态的穿法,更是东北各民族融合借鉴的结果、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我的姥爷是南北二屯有名的马车老板。每年冬天姥爷都要赶着花轱辘马车在松花江上走冰道去哈尔滨卖黄豆等粮食,或去山里拉木材。冰天雪地赶马车出远门是一件大事。每当这时,姥爷都要事前给马挂掌,备好人吃的马喂的。那时候冬天特别的冷,赶马车也非常遭罪,常常是胡须和眉毛上挂满白霜和冰茬子,为了不冻脚和暖身子有时还得下车步行赶马车。姥爷他不仅有羊皮袄,还有羊皮裤,加之头上的狗皮帽子和脚上的牛皮靰鞡,可谓是全副武装。姥爷的这些行头一直陪伴他多年。后来,姥爷上了年纪,不再赶马车了,母亲就把羊皮袄、羊皮裤给改成了活里活面的,姥爷头上的狗皮帽子也换成了小圆耳紫红色的毡帽,不过脚上絮靰鞡草的牛皮靰鞡仍然穿了好多年。

后来,我去山区插队当知青,开了眼界。生产队里养了很多绵羊,专门有羊倌放牧。每年五月节、八月节的头一天,生产队都要宰羊,按一家一户分羊肉包饺子。羊皮,晾干后卖给供销社,也有的村民按照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买下羊皮,熟皮子,缝皮袄。不过,除了老年人仍反穿皮袄外,多数人都把皮袄挂上了华达呢布的面和府绸布的里子。羊皮袄穿久了,毛脏了或擀毡了,人们就用潮湿的黄米面揉搓“干洗”、梳理擀毡的“毛”。

我在林场工作时,冬季采伐,山场上伐木的、造材的、运材的和山下楞场归楞的也见到过一些“反穿皮袄毛朝外”的“倒套子”民工。他们,在刀子似的西伯利亚寒风中,手握刀锯“刺啦——刺啦”的伐木声,“顺山倒了——顺山倒了”的呐喊声,“啪——啪”斧头砍枝桠声,“驭”、“喔”、“嘚儿”、“驾”运材马车、牛爬犁老板儿的吆喝声……打破了冬季里大山的沉寂,搅热了一方冰雪冻土……

如今,在黑龙江,在东北的冬季里“反穿皮袄毛朝外”已经被款式多样、五颜六色的羽绒服、裘皮和棉服所替代。假如你不了解“反穿皮袄毛朝外”这古朴衣着民俗的话,可以从《林海雪原》、《闯关东》和《东北抗日联军》等影视剧中找到精彩镜头的画面。如今,如果你偶见“反穿皮袄毛朝外”打扮的,那也只是舞台和展会上的道具罢了。现代的人们穿着昂贵华丽的裘皮大衣也绝大多数毛朝外,与往昔人们“反穿皮袄毛朝外”相比,虽有现代与古朴之别,但展示皮毛天然的美感却都是一样的。

翻开东北现代历史画卷,从东北各民族互融共鉴积淀出来的不畏艰辛的关东文化中看到那古朴的民风、灼热的乡情、怪异的习俗,可以从“反穿皮袄毛朝外”的影子里,让你感悟到:任何一种民俗服饰,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是岁月与人文的融合。

服饰里承载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反穿皮袄毛朝外”也是如此,留给人们的是久远的智慧的闪烁和甜美的回味。

原发性癫痫病的病因有哪些呢吃左乙拉西坦的副作用武汉有好的癫痫医院吗引起癫痫病的病因

热门栏目